
如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大多靠微信群进行,毕竟这是一个网络化时代,即便家长平时工作再忙。
通过微信群,也能够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。
不过虽然微信群方便,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小尴尬,如果家长手一滑,很有可能不小心发错信息。
李先生的孩子在幼儿园上中班,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,平时孩子都是交给奶奶照看,有时幼儿园里有什么事,他也是通过微信和老师沟通。
好在李先生的孩子乖巧听话,基本上没有什么让他操心的事情,所以一直以来老师对他们都很友好,平时也会在群里夸夸孩子,让李先生感到挺开心。
这一天,老师晒出了孩子们在班里面吃饭的场景,特地点名了几名孩子进行表扬,其中就有李先生的孩子。
李先生当时正好拿着手机,于是第一时间发出了表情对老师的表扬作出回应。
只是本来准备说老师辛苦了,然后配上笑脸,没想到“手指太粗了”,直接把抱抱的表情发到了群里,把整个家长群的画风都带偏了。
其他几位家长也跟风地发出了“老师辛苦了”,然后配上抱抱的表情,引得老师不得不开口“说话”,你们的谢意我收到了,抱抱就算了。
这时李先生才发现自己发错了信息,赶紧进行了解释,总算缓解了这场尴尬。
不少网友表示:真的是大型社死现场。
家长和老师沟通时,应该注意哪些?
1、注意语言措辞
家长和老师之间进行沟通,和家长与朋友之间的沟通肯定是不同的,即便老师对孩子再有好感,家长也不能和老师的聊天太过随意。
比如说话时要注意礼貌用语,当然这并非要求家长在老师面前一定要毕恭毕敬,但是至少要保持一定的尊重,不能开玩笑,不能发一些不适合的信息。
毕竟家长群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地方,不是谈笑风生之地。
2、有问题私下沟通
家长和老师之间大部分时候肯定都是和平友好相处,但难免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沟通去解决,这时沟通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作为家长,千万不要直接在微信群里质问或者指责老师,而是应该通过私下沟通的方式。
了解事情发生的真实情况,从而做出正确有效的应对方法,确保自己和老师双方都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。
3、注意沟通的态度
有的家长虽然会选择和老师私下沟通,但是在沟通时的情绪却很容易爆发,一言不合就大发雷霆。
这样的沟通显然是无法取得好结果的,因为家长本身就带着负面情绪。
在这样的情绪下,人们往往很容易失去理性,从而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。
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,都应该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沟通,毕竟大家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。
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学会更好地利用微信群,使微信群真正能够为孩子服务。
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够成长得更好,变得更优秀。
